郭华:从“课改”到“改课”教师的理想教学应是什么模样?

2024-02-04 开云体育网页版登录

  • 产品详情页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等。著有《教学的模样》《教学社会性之研究》《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着力以14个关键行动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文件传达出课程改革的决心,也使无数教师坚定变革的信念。只是,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在其新作《教学的模样》中所言,追求理想教学的道路并不平坦,教师们“不只要一往无前,还要分一丝神识去探查‘真假美猴王’”。

  从理念到实践,从“课改”到“改课”,教师的教学应是何种模样?教师的变革该如何找准方向?《教学的模样》汇集了郭华20多年来对我国教学实践及教学理论研究的观察、思考和回应,讲述了她眼中课堂教学的应有品质,也为教师的行动提供了实践参考。

  郭华:谈教学即“讲理”,针对的是某些浅表化的教学使学生不明就里的情况。很多教师知道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是不合理的,但并不知道发现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也未必有效。教学究竟该是怎样?就全球范围内教学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历史来看,理想的教学都指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发展,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根本途径就是使学生明“理”,即帮助学生领悟符号背后鲜活生动的道理。

  学校教育中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以文字性的结论,呈现在教材里。如果教师不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丰富化,不能将静止在书本上的知识“活化”、“打开”,那么学生学到的就只是知识的文字表述而已。比如教牛顿定理时,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会背定理、会答题,还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定理背后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原理、本质联系,才能帮助学生“以理驭事”“以简驭繁”,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其成长为明辨是非、有担当的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

  当然,不能刻板地认为所有知识都要用“讲理”的方式去教,而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放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去讨论。如果能把基本概念、基础原理“讲”清楚,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其他知识,并有能力自主地观察、思考、想象、表达,逐渐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其化为成长的养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变革是“课程内容结构化”,强调学科知识结构,提倡的正是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原理组织教学。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要“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

  《教育家》: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理”有何优越性?教师应注意避开哪些不合理的观念或行为?

  郭华:“人类认识的终点是学生认识的起点”,教学本质上是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天经地义。但是,要承认学生个体经验与人类成果之间,存在巨大的认识落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化解知识难度、揭示知识的内在道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庞杂的知识呈现出清晰而严密的内在联系结构,使学生能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感受并体验人类认识过程中思想的、行为的精华,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继承人类已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成果。

  可以说,教学之为教学,在于“教”与“学”之统一。无“教”之“学”,只是“自学”;无“学”之“教”,则根本不存在。

  判断一项活动是否为教学有三条依据,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由教师自觉引发、是否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是否自觉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代表着,教学是教师、学生、知识三要素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有时,师生虽处在同一时空,但教师并未帮到学生,教师教的学生没学,学生在学的也不是教师所教的,这时候我们说教师在“自嗨”,学生在“自学”,教学并未发生。现实中,还有很多教师用“跳一跳,摘果子”来理解“最近发展区”,但如果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那也很可能并非教学。

  教学中的学习往往比自学更轻松、省时、彻底。但是也有所谓的“教学”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教师长久地实施“皮毛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记住程式化的套路。这种情况下,即便学习完成,知识也不能在多数学生心中扎下根来,学生只会做教师“教过”的几类题,换了个问法就再难完成解答。学生的思想被束缚、思维被禁锢,越学越刻板、越来越自卑,原本富饶的心灵土地也变得板结。严格地说,这种“教学”不应该叫做教学。

  《教育家》:近年来,各种教育名词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反映他们有时难以“招架”,于是有人跟风实施,有人墨守成规。教师该如何看透教育名词的本质,拥有教学的“主心骨”?

  郭华:好的教学可以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所以具体的教育学生的方式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教师来说,名词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判断以某种改革名称开展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意义,对自己进一步了解教学是否有价值。比如现在新课标里提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不少教师而言是个新概念、新名词,但事实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早已存在,只不过之前只是少数学校、部分教师在特定的学科中实施,现在我们将这个经过实践检验的先锋探索制度化,普及到所有学校,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需的行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因为它是新名词,而要真正理解它的教育价值。

  我们将教学活动的基本机制总结为“两次倒转”,具体的教学过程这样进行:教师明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向,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所学的内容,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切近处入手,从学生现有的水平、经验以及发展需要出发,采用多样而恰切的手段,设计知识“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引导学生自觉的主动活动(简约地、模拟地去经历人类认识的典型过程),使学生能够作为认识主体通过个人的“发现”去建构知识。简言之,就是先“倒过来”,再“转回去”,即教学可以直接从认识开始,但必须将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去“重新”经验知识的“发现”过程。

  “两次倒转”重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割裂,比如教与学分离,生活经验和人类知识分离,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分离。教师如果把握好这样的教学活动机制,或许能更好地穿越名词的丛林。

  《教育家》: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不少教师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成绩的状况。该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现实重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郭华:我认为大多数教师已经将立德树人作为信仰,只是不知该如何落实,或者做着做着就走形、变样了。要顺利实现教育方法的理念向教育实践的转化,对教师个体的要求很高。但教学不只是教师个体的事,各方主体要帮助教师从“眼高手低”转变为“手眼协调”,使教师能以最基本的方式呈现知识背后的价值,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素养。

  教育学者开展理论研究,要与教师一同探寻理想教学的模样,尽可能帮助教师。教师所在的教研组怎么样开展教研活动、怎么样看待知识的价值、怎么样开展集体备课,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正常的看到,教育评价改革也在持续深化。现在高考的试题中,基础题之外,各类题目灵活性更好,更侧重考查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导向,能倒逼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调整。

  当然,大多数的教育问题单靠教育系统内部很难解决。在这个渐进改变的进程中,教师要更勇敢些、坚定些,不轻视自身价值,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尽力通过个人的课堂影响更多学生。

  郭华:课程改革是一种常态化变革,是一个循环向上的过程。比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每10年修订一次。可见,改革不是“扎猛子”,而是在不断回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求、反映基础教育改革一线的优秀探索和经验,借鉴其他几个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当然,也要对实践有所引领。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课程改革天然的主人。无论课改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终究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由一线教师来推进改革、实现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变革应出自理性思考,在自觉反思的基础上持续深化。面对新版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或是以不变应万变,或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都不可取。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其理念,检视自己的思想理念、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好的就坚持,有一定的问题的就一点点去改变。

  对某些教师而言,他们的实践探索可能比现有的改革方案更超前。比如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影响深远。这次的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则提炼、总结了某些学校和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先进经验。可能10年后课标再修订时,又会吸收现在一些教师的优秀经验。正是从这个方面来说,每个教师的探索都是有价值的。

  《教育家》:2022年版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参考。不同主体还应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教师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郭华:国家层面上,已经开展了针对各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解读。比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有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的总体解读,以及针对16个学科的具体解读。此外,专家组还回答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并梳理的各类具体问题,如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具体的教学目标怎么制定?如何在新教材尚未印发的情况下,用旧教材来实施新课标?作业该怎么设计?即便是边远地区的教师也可利用线上资源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加深自己对学生、对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解,建构起知识与学生发展间的关联,由此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育行政部门能够给大家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学校、教研组织等开展有益探索。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从区域到学校到教研,等等,应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制订配套的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教育实践中,已涌现出不少先进经验。如学校层面,浙江金华的俞正强校长已经在学校中开展了7年的综合评价改革,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心理支持;教研层面,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教研员斯苗儿,以现场改课的方式促进教师全员专业成长,使浙江小数教师队伍生机勃勃、充满生气。

  改革不必急于一时,整体看来,教师们大多在作出努力,为了他们的专业发展,也为了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社会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关心和耐心。

  来源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7月刊第2期,原标题为《郭华:念念不忘,探寻理想教学的模样》

  【苏州监测报告/PDF下载】2021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发布会PPT,欢迎转发给老师、家长!

  【苏州监测报告/图片版】用数据揭示孩子的成长密码——2021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

  【苏州监测报告】2020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社会版报告发布会PPT,欢迎转发给老师、家长!

  工具研制丨中心组织2023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学科工具研制一轮入闱活动

  监测报告反馈丨2022年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区域初中报告反馈会顺利召开

  走出中国,宣传苏州丨“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以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为例”一文在BECE杂志上发表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丨记2022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表彰分享会

  优秀案例②丨不是收官之“作”:“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优化策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推荐产品

  • 万豪携手果壳共享新知激起构思
  • 万景百年丨上海虹桥祥源希尔顿酒店:酒店盈余也能复合且多元
  • 装配式建筑“入侵”文旅行业
  • 行业应用业界新闻-电子发烧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