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担负保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战略任务,动力工业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防备地震灾祸对动力设备的冲击,辽宁省地震局联合华为公司打造全国首个地震云渠道,选用“一云多芯”技能架构,深层次地交融C86和ARM国产化算力系统,同步树立掩盖省-市-县三级的地震监测网络,并联合广电、气候、电信运营商构建“手机+电视+气候大喇叭”三位一体预警传达网络,打通预警信息“最终一公里”。
在详细动力范畴安全保证中,多项针对性行动落地收效。针对石油化学工业工业,辽宁省地震局在滨海16家重点企业试点“量身定制”地震监测运转渠道,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对严重危险源储罐等中心设备进行动态危险评价;在煤矿安全范畴,辽宁省地震局在铁法煤业集团大强煤矿架起64套短周期地震计组成的密布台阵,依托辽宁巨灾防备工程,建成非天然地震监测渠道,完结矿区地震监测自动化;为看护红沿河核电站安全,辽宁省地震局在全省建成了由961个观测点组成的地震监测预警网络,震后5秒-10秒即可产出预警信息;在海洋动力范畴,辽宁省地震局根据海优势电渠道建造海洋地震监测网,2024年完结大连庄河海域风电升压站测验,2025年联合中船重工展开海底地震仪器调试,针对渤海湾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色,树立近海地震快速呼应机制,经过海底地震仪与陆上预警台站数据交融,可提早10秒-30秒向海上钻井渠道、海底电缆等设备宣布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