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以180万件专利申请蝉联全球第一。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1.16万亿元,谁是“领头羊”?
据央视新闻12日消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年度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该报告说明,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和全球外观设计申请量继续攀升。经历两年放缓后,全球商标申请量呈现复苏迹象。中国表现突出,三项申请量均居全球首位。
据悉,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实现连续五年增长,创下370万件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增幅达4.9%。中国以180万件专利申请蝉联全球第一。
按技术分类来看,计算机技术依然是全球已公布专利申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技术,占全球总量的13.2%。位列其后的是电机设备、测量技术、数字通信和医疗技术,与2023年基本一致。
商标申请方面,2024年全球商标申请总量达1520万件,较2023年微降0.1%。最大申请来源国是中国,申请量约达730万件。其次为美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申请量分别约83.65万件、55.94万件、53.29万件、43.63万件。
外观设计申请方面,2024年全球外观设计申请量实现2.2%的增长,达160万件。中国申请人的外观设计申请量约90.68万件,居全球首位。德国、美国、意大利和韩国紧随其后,申请量分别约7.02万件、6.69万件、6.37万件、6.01万件。前五大来源国申请量合计占2024年全球外观设计申请量的近四分之三。
专利申请离不开研发投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新质生产力稳步壮大,为“十五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国家综合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1.16万亿元,同期规模连续3年超万亿元,同比增长3.8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23个百分点,其中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全市场研发强度为2.16%,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54%、11.22%、4.42%。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整体研发强度5.21%,其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10%。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按申万行业分类划分,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集中在电子、汽车、电力设备、建筑装饰、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通信行业,合计占比超过七成。
其中,14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百亿元,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比亚迪(002594.SZ)、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移动(600941.SH)。
比亚迪长时间坚持高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542亿元,同比增长36%,研发人员约12.2万名。据2024年年报,公司平均每个工作日专利申请45项、专利授权20项。
中国建筑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39.79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1.54%。
中国建筑是全球顶级规模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创新,持续扩大自主研发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系列软件、智慧建造集成平台、建筑工业机器人等应用,发布“建证”大模型1.0,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截至2025年上半年,企业具有有效专利7.0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20万件。
在建筑建材领域,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也超百亿元,分别为153.40亿元、137.91亿元、136.72亿元、131.80亿元。
中国移动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04.23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2.57%。
当前,中国移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公司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智简内生6G原型系统”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在国际标准和高价值专利储备方面,公司6G专利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2025年上半年,公司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有效专利总量超1.8万件,稳居全球运营商前列。
在通讯领域,中兴通讯(000063.SZ)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78.14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17.72%。
中兴通讯位列全球专利布局第一阵营,是全球5G技术探讨研究、标准制定主要贡献者和参与者。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企业具有约9.4万件全球专利申请、累计全球授权专利超5万件,其中,在芯片领域拥有约5700件专利申请、累计授权专利超3700件;在AI领域拥有近5500件专利申请,有近一半已获授权。
根据Choice终端数据,截至11月13日,约有545家A股公司年内股价翻倍。其中,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的有14家,工业富联(601138.SH)、阳光电源(300274.SZ)、金发科技(600143.SH)排名靠前。
工业富联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76.06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26%。截至11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涨幅为222.43%。
工业富联与多家全球客户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AI服务器、液冷机柜等关键技术,并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产品已大范围的应用于高性能AI数据中心,为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支撑。截至2025年上半年,企业具有的有效申请及授权专利为7362件,较上年同期增长6.5%。
阳光电源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1.40亿元,研发费用率为4.73%。截至11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涨幅为164.12%。
阳光电源的研发人员超7000人。公司重点在电力电子技术、电网支撑技术、三电融合技术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研发正向设计能力,打造品类全场景覆盖、质量稳定可靠的领先产品。
金发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9.86亿元,研发费用率为4%。截至11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涨幅为117.20%。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等9大类。上半年,公司研发的透光PP材料在车灯、保险杠、氛围灯等新能源车部件上应用更广泛。公司开发低碳环保PP材料,减碳比例最高可达40%。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12家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超过30%,益方生物(688382.SH)、迈威生物(688062.SH)、科思科技(688788.SH)等排名领先。
其中,益方生物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90亿元,研发费用率高达613.88%。截至11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涨幅为117.89%。
益方生物是一家创新药研发企业。其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的全部的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并与贝达药业(300558.SZ)、正大天晴、辉瑞、默沙东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达成业务合作。
迈威生物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7.1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25.86%。截至11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涨幅为127.13%。
作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迈威生物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仍维持在较高水准。截至2025年上半年,企业具有14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重点品种,包括10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如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
科思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99亿元,研发费用率为90.32%。截至11月13日,公司年内股价涨幅为207.99%。
科思科技是一家集电子信息装备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射频收发芯片等关键产品,并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新一代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顺利完成试产流片和测试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产品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