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1 活动隔断
我国的饮食文明源源不绝。一日三餐,筷不离手,品尝果腹,筷子先行,可以说,筷子代表了我国人最基本的民生文明。但在筷子的运用上,人们好像不太重视细节。在家庭就餐或与朋友聚餐时,人们都习气于拿着自己的筷子,到同享菜盘里夹菜,乃至也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以此表明热心和尊重。
殊不知,在“筷来箸往,情味浓浓”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健康危险。用自己的筷子与别人一起进餐,很简单经过唾沫传达病菌和病毒。此次新式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全国各地产生了多起家庭集合或外出聚餐病例。再次凸显公筷公勺缺失导致的健康危险。一场“餐桌革新”亟待推行。
其实早在17年前的非典期间,关于实施公筷制、分餐制的呼声就曾一度高涨,不少地方就推行过分餐制、公筷公勺等办法,亦取得市民广泛认同。但非典往后,这些办法的生命力就逐步消退了,咱们好像很难改动围桌共食这一传统习气。现在,新式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人们痛定思痛,开端从头审视公筷公勺问题。现在,各地在加强疫情防控作业时,也开端倡议推行分餐制,鼓舞民众运用公筷公勺,以下降疫情传达危险。
毋庸置疑,运用公筷公勺不只关于当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关于往后痢疾、肝炎等肠道流行症的防治也有着活跃的效果。可是,知易行难。关于早已习气于围坐合餐的国人,要摒除“一双筷子吃全国”的旧习,谈何简单。更何况,受传统观念的捆绑,仍有不少人以为运用公筷公勺是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彼此厌弃的一种体现,特别是与家人吃饭时没必要太考究。
事实上,每一次公共卫生危机的产生,其实也是促动咱们养成杰出卫生习气、提高全体文明本质的关键。在疫情期间,不少人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好习气,这便是很好的阐明。所以,咱们无妨捉住防控疫情的特别机遇,推进餐桌文明的推陈出新,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用餐。
抗疫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咱们绝不能再“好了伤痕忘了疼”。期望人人都能意识到,运用公筷公勺、合理分餐,更契合“舌尖上的文明”,更符合健康规范!(图/廖健杉 文/戴治国 唐思贤)
扫描左边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重视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查找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重视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运用其它方法运用上述著作。现已本网授权运用著作的,应在授权范围内运用,并注明“来历:
)”的著作,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意图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附和其观念和对其真实性担任。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达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